别君沧海上,况是暮秋天。乱叶惊离席,孤云逐去船。
荔枝瘴雨外,椰叶夕阳边。回首风尘隔,相思共渺然。
送人还岭海。明代。王恭。别君沧海上,况是暮秋天。乱叶惊离席,孤云逐去船。荔枝瘴雨外,椰叶夕阳边。回首风尘隔,相思共渺然。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过九里湾二首。宋代。钱时。溶溶泛日桃溪浪,濯濯抛风柳岸春。天地十分和气裹,此时无语倚蓬人。
寿萱堂为宋仲和司训赋。明代。黄仲昭。镜里青鸾飞去早,冰玉襟怀长自保。玄发年来变成缟,凤雏总喜风标好。欲慰慈亲跻寿考,堂前特种忘忧草。烨烨繁花映晴昊,对此慈亲春浩浩。一雏朝阳振文藻,新沐天恩出蓬岛。锦衣特访乡园道,献寿流霞倾玛瑙。日向花前申颂祷,长对慈亲勿枯槁,遐寿直同天地老。
东湖留题 钓璜台。宋代。黄裳。想见海滨老,坐观台畔清。一纶聊自适,万户本无情。鱼跃心机静,鹰閒世事平。行藏天意在,千古跂功名。
四园竹 题西陵陆荩思绕屋梅花图像。清代。陈维崧。西陵高士,小隐段桥东。十年酒圣,半世诗颠,千古文雄。铜将军,麴道士,楮先生,者三君、踪迹时同。屋如蜂。屋头无数冷香,篱门都浸其中。镇日和烟和雨,点点欹斜,片片朦胧。杯在手,长侧帽,林间一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