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汲水养菖蒲,谁识前身是佛图。
竟日不知园外事,耳明钟鼓唤斋盂。
次韵瑀老空间。宋代。李弥逊。晴窗汲水养菖蒲,谁识前身是佛图。竟日不知园外事,耳明钟鼓唤斋盂。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二。明代。申佳允。不献蟠桃唱竹枝,愿君富寿更多儿。明春再祝长安道,同上红楼续旧词。
临安道中别弟文美 其一。明代。戴奎。拂袖归来我最先,相期耕钓在馀年。无端遇著东风恶,吹上长淮逐客船。
纪行十首 清口。明代。张羽。豁达两河口,前与黄河通。高岸忽斗折,清淮汇其中。甘罗城在南,韩信城在东。一为秦人英,一为汉家雄。人生有不死,所贵在立功。方其未遇时,鹿鹿何异同。时命苟未会,丈夫有固穷。舍舟登高防,岁暮百草空。坡陀陇亩间,一二老弱翁。遗迹不可问,但见荒榛丛。行行重回首,目断双飞鸿。
次韵留守相公。宋代。文彦博。东郊瘠土才千亩,绕舍团椒仅百家。地接玉泉多草木,路经缑岭少风沙。能留过客虽无饵,时对清樽亦有花。昔日相君曾降顾,常忧蜗陋不容车。
三友堂。宋代。王十朋。丁丑同年友,三人忽此逢。符分俱握虎,簪盍偶成龙。抚卷神山远,衔杯瑞雪浓。一壶胜太白,形影月游从。
次韵再和章君慰农七律四首 其三。清代。祝廷华。君诗掷地作金声,自昔才华冠众英。集著西园人頫首,樽开北海客知名。爱看山水无虚日,等共渔樵老此生。最喜春光明媚里,同来柳陌听新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