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蝉鸣露叶,林馆候初凉。发逐秋风变,愁分汉水长。
一身天地窄,五口岁时荒。山魅无情极,闻余应断肠。
初秋露坐有感。明代。王恭。夜蝉鸣露叶,林馆候初凉。发逐秋风变,愁分汉水长。一身天地窄,五口岁时荒。山魅无情极,闻余应断肠。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荷峰为钱姑夫题。明代。符锡。大家家丈老荷峰,为有新诗寄兴浓。宅相试看今起凤,东床犹诧旧乘龙。春生别墅供吟钓,酒熟邻家喜过逢。忽忆扁舟风雨梦,青山此日任支筇。
夏夜对月。元代。杨载。暑天烦倦唯酣寝,薄暮登楼起宿痾。簟报新秋凉意早,窗开永夜月明多。不眠孤鹤频惊叫,好事流萤屡见过。安得泛舟江海上,坐观冰镜落沧波。
东南秀罗亦佳山而近用前韵约游。宋代。刘跂。邂逅飞蓬身事轻,异乡风物不胜情。出无舆马自怜许,食有蛙鱼空瘦生。失路漫漫迷日影,并溪沥沥灌田声。似闻更有佳山在,试卜东南十里行。
次韵谢胡子游学二首。元代。方回。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径欲为君赋招隐,朝簪窃恐未容抽。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九渔舟火。宋代。梅尧臣。芦洲一点明,知有渔人泊。江溟杳不分,谁方在高阁。是时孤雁去,应认光中落。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老翁无物与孙儿,楼上牙签满架垂。更得南湖亲嘱付,归来端的有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