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霜寒断雁飞,五门何处整朝衣。凤台月色空中白,长乐钟声马上微。
中岁一官仍独冷,西胶三礼似应稀。杜陵别后襟期少,谁共樽中醉落晖。
奉寄郑助教。明代。王恭。海国霜寒断雁飞,五门何处整朝衣。凤台月色空中白,长乐钟声马上微。中岁一官仍独冷,西胶三礼似应稀。杜陵别后襟期少,谁共樽中醉落晖。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郑顾道韵 其二。唐代。吕颐浩。不读离骚不著书,竹篱环合野人居。开樽细酌山中酒,挂壁闲看卧雪图。出处似非还似是,宦名如有亦如无。故人意厚题佳句,岂为疏狂鄙接舆。
恭和魏总宪望孤竹感怀。清代。赵端。驱车右北平,孤竹遗风古。缅怀采薇人,高义长虹吐。逃名非所知,祇不愧仰俯。孔孟许成仁,黄农歌自苦。只今千载下,祠庙荒烟雨。后贤景余芳,努力勤救补。宪府肃双旌,神君凛铜虎。卓哉希圣心,清风满三辅。
再题冬至雪夜。清代。陈忠平。阴阳相激夜嵯岈,冲破寒云始作花。蓬鬓有痕休著镜,草窗无月自生华。拣枝倦鸟蜷何处,落叶酸风刺旧痂。感慨万端奚以托,心之一角梦之涯。
人日停云馆小集。明代。文徵明。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