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桥边卸马鞍,燕山秋草色漫漫。百年王气和烟散,往事空从画里看。
胡人牧马图。明代。王恭。海子桥边卸马鞍,燕山秋草色漫漫。百年王气和烟散,往事空从画里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新岁。元代。吾丘衍。新岁来飘忽,匆匆十日过。昼眠方叹息,好景易蹉跎。食薄终何补,才荒幸不磨。壮心犹激烈,试诵醉时歌。
黄山采药歌。宋代。汪雄图。黄山青兮峛崺,三十六峰兮森起。草芸芸兮金吐华,石浥兮玉成髓。若有兮薜荔衣,掬芳润兮凌险巘。朝撷英兮岩窦。夕揽秀兮溪湄。招浮邱兮为侣,岂刘陵兮自迷。疗膏肓兮下土,陪轩辕兮与归。
迁居清溪和刘书记见示。唐代。李山甫。担锡归来竹绕溪,过津曾笑鲁儒迷。端居味道尘劳息,扣寂眠云心境齐。还似村家无宠禄,时将邻叟话幽栖。山衣毳烂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贮泥。祖意岂从年腊得,松枝肯为雪霜低。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阵横空蔽断霓。
惜花。宋代。朱继芳。留春春不住,春去落花随。枉自收残片,何堪缀旧枝。轮蹄前日约,蜂蝶一年期。代谢由来事,谁能作许悲。
丙子岁初出门见有短衣揖让者继凶年之后得此感而有作 其三。清代。汪缙。江南财赋重,输灌仗年丰。纵使艨艟集,应怜杼柚空。张陈留惠政,周况有遗风。报国无多事,长忧百姓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