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秋夕贫居。唐代。黄滔。听歌桂席阑,下马槐烟里。豪门腐粱肉,穷巷思糠秕。孤灯照独吟,半壁秋花死。迟明亦如晦,鸡唱徒为尔。
洞庭秋四首 其三。宋代。韦骧。洞庭秋薄暮,日脚返沧溟。云气天涯赤,峰峦水上青。归舟来隐隐,夕鸟去冥冥。鼓瑟音何在,空闻帝子灵。
菩萨蛮(新秋)。宋代。李弥逊。凉飚轻散余霞绮。疏星冷浸明河水。欹枕画檐风。秋生草际蛩。雁门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九青。明代。释函是。白练千条入镜清,轻繁欲向夜窗听。凭高且逊尖峰出,就下还寻绝壑停。华表鹤翎迷旧郭,丰城龙剑拟新硎。攒天一倍临风急,却似彷徨广漠庭。
行帐八珍诗四首 其三 驼蹄羹。宋代。耶律铸。独擅千金济美名,夤缘遗味更腾声。不应也许教人道,众口难调傅说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