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栏白的善篸zC,双凤夜伴江南栖。
十洲人听玉楼晓,空向千山桃杏枝。
镜道中吹箫。唐代。陈陶。金栏白的善篸zC,双凤夜伴江南栖。十洲人听玉楼晓,空向千山桃杏枝。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 其五。元代。郭翼。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怀古三首 其一。明代。林大钦。西望首阳山,郁哉何崔嵬。荒途横今古,遗芝亦已微。白云起高岗,丹木馀清晖。飘飘风吹衣,尘冠多是非。谷口富松萝,沧浪足钓矶。千秋一洒泪,吾与尔同归。
寒鸦。宋代。刘敞。天清北风厉,日落乱鸦栖。望远影如叠,听长声渐低。月中惊不定,城上暗仍啼。出处乘朝夕,应无失旦迷。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荧煌箫鼓夹离筵,处处棠阴拂画船。叱驭重看行栈日,观棋犹忆烂柯年。瞿塘急峡高牙外,夔府孤城大纛前。满目匡山云雾色,好凭遗碣问青莲。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宋代。曹彦约。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业菊乍残秋色远,岭梅将放雪光融。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
谒郭马帅。宋代。刘过。千金买骏马,百金市蛾眉。长安酒家楼,挥洒惊人诗。天子不得臣,公卿气吞之。俯视儿女辈,自诡男子奇。谁知金陵都,五年重来兹。墨貂日以蔽,尘埃鬓成丝。故人风雨散,知己今为谁。郭侯山西英,而有熊豹姿。巍峨西忠庙,乔木人所思。垂芳到云仍,大将奕世为。兄弟各三衙,父子步武随。万户侯冠军,金印何累累。虽然平戎策,终郁未得施。方今群胡扰,似觉虏运衰。达靼军其西,会以蒙国斯。蛇豕互天噬,干戈极猖披。盗贼毛蝟起,敛民及刀锥。父老思汉官,壶浆傒王师。吾君自神武,妙算出筹帷。收揽天下才,尺寸不可遗。机会一日来,恢复此其时。况如郭侯者,礼贤正谦卑。使之会云龙,列城归指麾。安知古中原,不使同驱驰。过也久沦落,狂名诸公知,然亦壮心胆,志慕鞭四夷,脱靴呼将军,举扇障元规。有音世不赏,诗酒聊自嬉。霜风忽无情,一夜冷彻肌。高卧百尺楼,闭门无晨炊。起视匣中剑,依旧光陆离。有恩或可报,一死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