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不放春闲了。今岁衔杯少。来时柳上浅金黄,归路玉绵吹帽。惜春长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颜老。
斜烟薄雨青林杳。犹有莺声到。西园红艳绿盘龙,辜负一年春好。锦城乐事,不关愁眼,何似还家早。
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宋代。晁补之。年年不放春闲了。今岁衔杯少。来时柳上浅金黄,归路玉绵吹帽。惜春长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颜老。斜烟薄雨青林杳。犹有莺声到。西园红艳绿盘龙,辜负一年春好。锦城乐事,不关愁眼,何似还家早。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春夜微雨听侍以箫合琵琶。明代。区大相。春院雨沉沉,春愁带夕阴。更堪丝与竹,并起度前林。吹作玉堂引,弹为关陇吟。乘鸾将别鹄,持底感人心。
邻家送萝菔并借棋具戏作一篇欲简泮宫后不往。宋代。郑刚中。有客饷园蔬,借我兼棋局。幽人本多睡,欣起快双目。念兹两奁中,胜负等荣辱。勿作胜负观,此戏殊不俗。要须先生来,一笑供拜腹。馀{上瞿去隹下卸去卩}犹有酒,晚食正无肉。愿共南窗风,糁此菜根玉。
次韵江元寿题宁境寺湖光亭。宋代。沈与求。客行终日厌区区,暂借晴光照坐隅。水漾龙鳞浮窣堵,莼开雉尾供伊蒲。欲随渔子飞双桨,似与仙翁在一壶。目乱风埃知有几,肯来幽处濯缨无。
又借前韵为攀别之作。宋代。韦骧。紫诏催还二月天,清台颁历涉三年。高文昔冠群儒首,异政今为两蜀传。此日旌旄度危栈,何时舟楫济长川。笳铙渐远劳瞻望,犹想飞花傍祖筵。
次景琳录事赠别韵。宋代。范成大。放船鸣橹便秦吴,送别空烦长者车。宿雾锁山常幂幂,断云将雨忽疏疏。高城五岭花深处,短棹三江木落初。赖得溪流通尺素,蒲根仍有一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