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口星眸,艳如桃李情柔惠。据我心里。不肯相抛弃。
哭怕人猜,笑又无滋味。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临岐誓。
点绛唇(同前)。宋代。晁补之。檀口星眸,艳如桃李情柔惠。据我心里。不肯相抛弃。哭怕人猜,笑又无滋味。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临岐誓。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忧旱一首呈怡园主人,即用主人喜雨诗韵。清代。章钟岳。天时苦旱已累月,雷不发声电匿迹。欲凭神牒召龙神,大霈甘霖下膏泽。谁道神龙是卧龙,千呼不出龙宫宅。簇簇秧苗半槁枯,可怜愁蹙三农额。三农无计相旁皇,泥首乞天助将伯。然而天意殊茫茫,不把天机预关白。我思昔日明社墟,连岁灾祲千里赤。老弱沟壑壮四方,鸷鸟盘空鹰振翮。尽胁饥民起揭竿,空劳天子虚前席。为丛驱雀渊驱鱼,此中岂是人谋力。方今蛮触十馀秋,干戈扰攘无宁刻。郁为戾气伤天和,无怪天人相捍格。一夫不获谁之辜,况乃百夫无一获。省中昨下官书急,索粮如索逋逃客。那管寅年与卯年,万取千焉千取百。杞人忧天人笑痴,我为忧时愁未释。一线之望寓生机,只此区区数晨夕。安得力士倾天瓢,须臾平地水深尺。纳税输征裕饷源,长官始负保民责。有朝霖雨破空来,扶犁我亦甘从役。
牛角歌。宋代。陈辅。牛角歌,牛角歌,日暮寒云满碧陂。骑牛下山归曲阿,湖烟湿我蓑。牛角歌,牛角歌,浩浩者水鱼弗过。夷吾向说不我和,呜呼夷吾奈若何。
同夏赤城游国清寺。明代。郑善夫。侵晓布袍沿涧入,黄蒿古殿雨濛濛。顿能自拄苍玉杖,便拟分眠紫极宫。二子空筌霾草色,五峰芳树散云容。春来病骨一杯足,未植莲花烟火中。
冬日淮上别文上人(一作酬和友人见寄)。五代。慕幽。家国各万里,同吟六七年。可堪随北雁,迢递向南天。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春淮有双鲤,莫忘尺书传。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宋代。辛弃疾。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春日至钱塘阻雨首寄山村先生。元代。善住。客窗灯暗曙钟残,泥潦从衡路未乾。满目云山留我好,一楼风雨见君难。湖边雪尽梅应早,吴下春迟麦尚寒。南渡耆英久寥落,岂知犹有故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