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回且长,昆仑杳殊域。重华不可作,帝望何由塞。
世变纷相乘,民劳日以亟。积霖生涂潦,真宰久旷职。
饥溺如当平,敢云一士力。其咨呼仁人,孰是益与稷。
邈彼孙登游,高踪众莫识。苍蝇闻凤哕,大笑乃滋惑。
流俗好危言,细儒工外饰。遵时在明哲,抱道惟守嘿。
芝草歌汉恩,蕨薇荷周德。赠予惟此语,三叹奉嘉则。
答孙隐君。清代。李因笃。大路回且长,昆仑杳殊域。重华不可作,帝望何由塞。世变纷相乘,民劳日以亟。积霖生涂潦,真宰久旷职。饥溺如当平,敢云一士力。其咨呼仁人,孰是益与稷。邈彼孙登游,高踪众莫识。苍蝇闻凤哕,大笑乃滋惑。流俗好危言,细儒工外饰。遵时在明哲,抱道惟守嘿。芝草歌汉恩,蕨薇荷周德。赠予惟此语,三叹奉嘉则。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李因笃。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临江仙 贺瑶芳辰。两汉。刘雄。遥念多愁多病,终成非雾非花。等闲孤负好年华。镜中人自赏,墙外客空嗟。准拟玉箫再见,谁知云路犹遮。可堪重饭旧胡麻。三生原有石,八月会乘槎。
中秋泛舟 其一。清代。张眉大。中庭不满弓,常苦得月少。出郭理轻舻,流云忽已扫。平生未到处,舴艋恣幽讨。缘延历曲圯,径转得层岛。老树凝夕霏,平沙横荇藻。推篷一展玩,笑比城中好。
赠僧。宋代。许棐。僧趁雪前到,梅花犹恨迟。略谭残岁梦,便和早春诗。僵雁依船宿,寒猿捧砚随。吟单未须捲,重见是何时。
五福降中天 谷日和蘧庵先生仍用元旦韵。清代。陈维崧。春田踯躅开将遍,红透水桥烟驿。隔岁辛盘,昨宵金胜,又听青鸠得得。冱寒都释。正墙喔花冠,陇翻娇臆。且把农经一卷,映午馀晴色。春意窗楞先识。雨工行雨罢,茅檐寂。茜入梅园,翠归兰圃,裙幄料应铺密。欢生祈谷,兆叶占年,比闾安帖。閒看蜻蜓,钓竿丝上立。
悲哉行。唐代。陈陶。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