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
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悲哉行。唐代。陈陶。中岳仇先生,遗余饵松方。服之一千日,肢体生异香。步履如风旋,天涯不赍粮。仍云为地仙,不得朝虚皇。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悲哉二廉士,饿死于首阳。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野兴。宋代。陆游。晨炊畲粟荐园蔬,默计生涯已有余。举世方夸稽古力,满怀空贮活人书。闷呼赤脚行沽酒,出遣苍头旋僦驴。不为归休习疏嬾,爱闲元与市朝疏。
和谢梁内舍过访。元代。范梈。承闻招隐处,独占万山清。乍见心如醉,多忧眼遽明。荐遗唐四岳,道付鲁诸生。欲理寻幽事,惟妨夜鹤鸣。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明代。李东阳。丰山东面琅琊北,官寺临山枕溪侧。泉甘石冷花柳香,幼出春华与秋色。东吴才子洋州裔,清比琅玕长数尺。锦囊秀句压骚人,玉麈雄谈惊坐客。谁令散地容渠懒,尽有馀才供世剧。十年溷迹老风尘,三载高飞未云极。问君何曹似是马,丞不负君人自惜。知君自抱忧国心,岂为承平倦刍枥。南方一匹累数金,方且按图为骥索。州官县吏尽日输,营下老兵曾未识。书生经济须实用,谁为吾民苦区画。闻君献纳有嘉言,肯避傍人嗔越职。朝闻吏部书上考,耻以徵催买资格。嗟予窃禄本无能,误向云霄问泉石。
东溪小隐。明代。范嵩。东溪多胜槩,山水惬幽情。细浪鸥边没,凉风竹外生。深潭沈雁影,幽谷贮莺声。地僻尘嚣远,年来此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