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孙一元。(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江山道中。宋代。刘克庄。纯绵未觉中年暖,薄酒难禁二月寒。可惜一溪桃李树,贪程不得过桥看。
庐山杂咏·棲紧三峡桥。宋代。陈文蔚。我来未试烹茶水,且读石上涪翁诗。上卧百尽晴蝃蝀,下贮一匣青玻璃。渊深知是蛟龙宅,风怒似挟熊虎威。自古贤棲知几许,今有精藏翠微。
游天竺诸峰因喻醒拙开府见讯并及。明代。何吾驺。天竺参禅最上头,香风拂拂近瀛洲。湖光似练浮虚阁,春柳如烟载雪舟。到此定知心了世,从来一任海为沤。山僧亦道忧时事,开府何曾上庾楼。
送门神次石田先生韵。明代。文嘉。衡门执戟两閒兵,浇酒逢除漫尔荣。四序相随如有恋,一年同住岂无情。几因风雨销金锁,不为驰驱损赤缨。自古功成身合去,肯将流落怨时明。
再题贾太傅祠。清代。袁枚。一别先生五十年,洛阳年少也华颠。自怜枉受吴公荐,白首重来意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