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西江月(十二之一)。宋代。张伯端。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张伯端。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巫山高。明代。童轩。巫山高高望不极,叠巘连崖倚天碧。云里夫容十二峰,宛如神女晚妆浓。襄王已去今千载,行雨行云尚有踪。朝朝暮暮荒台下,几见行人时驻马。玉佩仙香杳不闻,空有神巫奏歌舞。路入枫林树色青,古祠飞雨乱苔生。相思何处愁魂断,木叶萧萧猿夜声。
更漏子·对秋深。五代。孙光宪。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凝想坐,敛愁眉,孤心似有违。红窗静,画帘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泪听,断肠窥,漏移灯暗时。
丙寅十月朔,扫墓有感。清代。李诩。蓼莪篇废几潜然,聊率儿曹展墓田。乌鸟含情悲夜夜,春晖难报痛年年。箕裘未善惭弓冶,诗礼丕承扩祖先。所幸熙熙忘帝力,及时耕凿望孙贤。
新秋有怀。明代。王恭。梧桐覆金井,镜水澄秋碧。商飙忽来过,一叶凉萧索。落叶尚号蝉,芳山复鸣鵙。夕露生我衣,天河夜深白。惆怅思远人,沧洲坐来隔。
上慎郡王二十四韵。清代。李锴。日月扶皇极,朝廷建大中。弼谐资卫叔,谟赞属姬公。钟鼎光仪肃,圭璋品节隆。应龙佐云雨,威凤下梧桐。天秩班群后,懿亲特总戎。爪牙深寄托,典礼异尊崇。儒术河间贵,文章子建雄。断丝三尺剑,破的九年弓。坛坫争推毂,诗书妙发矇。古怀端沕穆,盅器复谦冲。乐善嬉游简,怜才汲引工。布衣珠馆集,上客锦筵同。枚叟专能事,申公辟下风。雪霏毛颖湿,花落研池红。湫隘衡门底,尘沙贱子蒙。枯杨负膏泽,疲马策西东。卤碛留屯戍,宣房受土功。翾蠕无振作,天地有帡幪。白发衰情入,青袍壮志空。一经韦业废,旷野阮涂穷。细物迥偏照,虚声误大聪。谬承脩绠汲,拟使滞流通。蔼蔼先春草,栖栖伏渚鸿。抚心增感激,没齿荷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