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堂上更阑烛灭。记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水龙吟·昔时曾有佳人。宋代。辛弃疾。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堂上更阑烛灭。记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与中朝故人。宋代。曾由基。自怜骨相太邅迍,为米折腰依旧贫。古史多看多警省,新诗愈改愈精神。与游造物真知己,怕说天朝多故人。兰菊有时忙不得,世间桃李几番新。
富阳江岸。宋代。郑会。江行吾所爱,不敢厌长途。薄日生花影,轻风老麦须。晚潮人趁渡,春旆客寻酤。却望青山远,青山有鹧鸪。
题渔舟少妇图 其四。近现代。刘咸荥。烧尾功名恨未成,江湖閒散一书生。郎君早被虚名误,只钓河鱼莫钓名。
学书十绝 其十。宋代。李之仪。心非可见舌能陈,随语成章自有神。用作功名终底事,区区雕琢定痴人。
余自子至丁酉十年之间诗不及百首而困穷流落。宋代。徐瑞。吾生汩汩何所就,只送流光添南丝。起寻诸老已半鬼,回首十年无百诗。刻意文章终害道,无心世路任多岐。便须擘画三千岁,不住青城即武夷。
踏月吹箫寄所思,元君仙隐我能师。从来杨柳玲珑句,得似桃花穆满词。
白石古亭双屐错,碧云秋水一舟维。夫君已是金门骨,三两人间更值斯。
寓巨源溪堂万茂先从溉园至用韵答赠二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踏月吹箫寄所思,元君仙隐我能师。从来杨柳玲珑句,得似桃花穆满词。白石古亭双屐错,碧云秋水一舟维。夫君已是金门骨,三两人间更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