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萧然带夕曛,小圆秋老叶纷纷。牛衣陋巷寻常见,凤管觚棱杳不闻。
剩有悲歌生远籁,漫将白眼看浮云。闲行忽念黄花晚,浊酒寒村夜未醺。
秋感四首 其二。南北朝。刘峻。一径萧然带夕曛,小圆秋老叶纷纷。牛衣陋巷寻常见,凤管觚棱杳不闻。剩有悲歌生远籁,漫将白眼看浮云。闲行忽念黄花晚,浊酒寒村夜未醺。
刘峻(463—521年),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属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其《世说新语》注引证丰富,为当时人所重视。而其文章亦擅美当时。《 隋书·经籍志 》著录其诗文集六卷,惜今所传为数有限。刘峻才识过人,著述甚丰,所作诗文颇有发明。其《世说新语注》 征引繁博,考定精审,被视为后世注书之圭臬,至今流传。据《隋志》 所载,刘峻另有《汉书注》 一百四十卷,还 编撰《类苑》一百二十 卷,惜二注均已亡佚。刘峻生平行迹历来不得其详。...
刘峻。刘峻(463—521年),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属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其《世说新语》注引证丰富,为当时人所重视。而其文章亦擅美当时。《 隋书·经籍志 》著录其诗文集六卷,惜今所传为数有限。刘峻才识过人,著述甚丰,所作诗文颇有发明。其《世说新语注》 征引繁博,考定精审,被视为后世注书之圭臬,至今流传。据《隋志》 所载,刘峻另有《汉书注》 一百四十卷,还 编撰《类苑》一百二十 卷,惜二注均已亡佚。刘峻生平行迹历来不得其详。
寄鹤林休上人。元代。萨都剌。上人才思塞胸次,强欲禁之无不鸣。一日相望吐奇句,满林光彩照山精。
和张肖甫夜宿苏门山同雪蓑道人夜谈。明代。黎民表。清秋形胜百泉开,不是湘潭楚客来。日抱黄河明九曲,星从中岳动三台。山前夜色留真侣,谷口天晴出怒雷。不见孙登长啸处,浮云今古意堪哀。
过汾阳故里。明代。薛瑄。名与临淮往日齐,乘轺今过华山西。参天老树荒祠在,遍野新芜旧宅迷。将略不须穷玉籍,王封宁复数躬圭。中兴唐室如公少,回想忠贤首屡低。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唐代。白居易。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慕巢及杨九、杨十前年来,兄弟三人,各在一处。】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
答客难。宋代。吴芾。我治湖上园,占断山水窟。幽事日相关,颇觉无暇逸。有客来相过,云欲救我失。谓我谁爱閒,未得居閒术。众人役利名,公独役景物。固与众人殊,未免俱汩没。孰若淡无营,燕坐一虚室。百念尽消除,百事付真率。物来则应之,岂可自撄拂。客言非不忠,我意客未悉。万物仗境生,百果因花实。我闻洛阳城,名园浑比迹。至如司马公,朴素世莫及。有园号独乐,晚岁亦如葺。人心固不同,岂能尽如一。顾我病且衰,行年将七十。光景去不留,余龄那可必。要当且逍遥,乐此桑榆日。宁如土木偶,终朝长兀兀。况月佳山水,兹焉久蟠郁。地灵尽发露,一旦为我出。若不一领略,无乃太拘执。何妨几席间,时与相顾揖。择胜把酒杯,搜奇入诗笔。犹恨景物多,未能尽收拾。他人视若忙,我心常自佚。人无所用心,先圣每忿疾。既不学群儿,诧仙仍佞佛。不有博奕乎,为之犹胜弗。客既闻斯言,语塞几若讷。因为客书之,聊以志仿佛。会须画成图,继取王摩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