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山已曙,舟中火初爇.绿浦待行桡,玄猿催落月。
沿流信多美,况复秋风发。挂席借前期,晨鸡莫嘲哳。
早发始兴。唐代。陈陶。云里山已曙,舟中火初爇.绿浦待行桡,玄猿催落月。沿流信多美,况复秋风发。挂席借前期,晨鸡莫嘲哳。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平谷杂诗十八首 其九。清代。曾习经。野鹿衔花去,苍茫望寝陵。边城秋牧马,猎户晚调鹰。药笼逢行估,黄差走驿承。年时秋露感,流涕话山僧。
次韵张守劝农二首。宋代。陈造。竞簉行轩亲色笑,教条初不作风霜。为公醉德仍醇酎,惠我温言亦报章。重见桐乡敬朱邑,不须畏叠诧庚桑。受廛定许休吾老,已戒诸雏计裹粮。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宋代。洪炎。仲氏趣玄远,造诣非尺寻。谁云干戈际,获睹金玉音。七日南山雾,一鸣幽谷禽。依然拂尘壁,愁绝见予心。
十二月二十六日。宋代。赵蕃。水有萦纡何自来,竹能森爽为谁栽。山僧乞饭朝一出,幽子题诗日几廻。故鹤未妨频有客,骑驴正尔独寻梅。得閒且尽幽居趣,顾我初无当世才。
临江仙 陈星伯属题万千一室填词图,即以赤城旧句发端。近现代。邵祖平。四海十年兵不解,锦城弦管纷纷。花间才调旧知闻。闲愁飘别雨,幽梦锁巫云。忽忆蘅皋三月暮,江南何限芳尘。断肠句里谱深颦。桐阴迎夏簟,竹露滴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