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
无央鸾凤随金母,来贺熏风一万年。
正殿云开露冕旒,下方珠翠压鳌头。
天鸡唱罢南山晓,春色光辉十二楼。
万宇灵祥拥帝居,东华元老荐屠苏。
龙池遥望非烟拜,五色曈曨在玉壶。
宝祚河宫一向清,龟鱼天篆益分明。
近臣谁献登封草,五岳齐呼万岁声。
朝元引四首。唐代。陈陶。帝烛荧煌下九天,蓬莱宫晓玉炉烟。无央鸾凤随金母,来贺熏风一万年。正殿云开露冕旒,下方珠翠压鳌头。天鸡唱罢南山晓,春色光辉十二楼。万宇灵祥拥帝居,东华元老荐屠苏。龙池遥望非烟拜,五色曈曨在玉壶。宝祚河宫一向清,龟鱼天篆益分明。近臣谁献登封草,五岳齐呼万岁声。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使君丰骨最相宜,特出仙庭伴素姿。舞影且看三岛远,依人独与七贤期。
玉箫听彻原非梦,华柱啼残欲向谁。不寂不喧官署好,此中怀抱任离披。
向有夏鹾使官署一鹤自来梳翎对舞自是主人烟水之情得之独深九皋之和行将高远五十六字奉赠奉贺。明代。释今无。使君丰骨最相宜,特出仙庭伴素姿。舞影且看三岛远,依人独与七贤期。玉箫听彻原非梦,华柱啼残欲向谁。不寂不喧官署好,此中怀抱任离披。
戊戌岳后辱戴晋元见访今来复连榻旃檀口占五古一首。明代。王夫之。我居双髻峰,峰云尝相护。云里忽逢君,不畏潭龙妒。荏苒十八年,梦巾时一遇。今昔非有殊,须发徒苍素。譬如云隙月,随处时偶露。不知东升乌,何有西沈兔。明明双眼孔,谁者为新故。薪易火居然,千秋为旦暮。同君宿郊庵,四目还相注。回看双髻云,南飞绕湘树。
倚阑令。宋代。卢祖皋。惜春心。步花阴。怕春深。风扬游丝吹落絮,满园林。日长帘幕沈沈。朱阑畔、斜亸琼簪。笑摘梨花间照水,贴眉心。
送吴兴太守卢给事赴兵部侍郎召四首以邦家之光为韵 其二。宋代。刘一止。汀洲初楫迎,红紫烂朝霞。及兹理旋舻,绿阴已笼沙。使君如东君,来去不恋家。独持五色笔,摛辞灿芳华。明年凤凰池,春风浩无涯。须公赋丹青,去路不可遮。
送曾正直。宋代。慕容彦逢。往岁别君去,匆匆殊未餍。来兹谐宿愿,一笑忘齑盐。俛仰复去我,促装难暂淹。重江逼潮信,挂席程欲兼。诸暨号繁剧,牒诉纷黎黔。君才古循吏,公庭耿秋蟾。借留适民愿,坐变六凉炎。政术久弥励,谣颂喧闾阎。朝廷方吁俊,延访降宸严。行矣决显用,此理君奚占。
病中试鼓山寺僧所惠新茶。明代。徐熥。偃卧山窗日正长,老僧分赠茗盈筐。烧残榾柮偏多味,沸出松涛更觉香。火候已周开鼎器,病魔初伏有旗枪。隔林况听莺声好,移向荼蘼架下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