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续古二十九首 其十三。唐代。陈陶。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游九顶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韵。宋代。员兴宗。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清音不断山不磨,人间衮衮成今昔。徃日中都朋党兴,贤者皆思御李膺。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我闻胶西黄楼宾主列,赋就价喧君弟辙。彼楼虽已陷幽都,名号犹为人记别。
洞霄宫 其一。清代。蔡环黼。秋气清可娱,幽岩涤襟腑。夕阳催客行,归栖得洞府。人意近上皇,山境入太古。摘菜兰蕙丛,剪笋琅玕坞。世味不到山,芳菰香彻釜。凉月侵卧内,捣药闻禽语。曾食仙鼎丹,常年于此处。夜则鸣丁当,昼乃晦毛羽。仿佛青云人,文采不自诩。忽焉谷风号,如潮涌江浦。窗棂影动摇,知有林中虎。云昔晋郭文,乘骑不相忤。不同城市中,见者罗患苦。俄听金竹坪,曙色声钟鼓。起寻无骨箬,微霜白平圃。吾愿此终焉,不必鸾鹤伍。何为山中人,翻思游远所。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三 阅边。明代。杨巍。榆关西去接轮台,万里烟尘画不开。无限边情空浪说,惟君亲到玉门来。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 其二。元代。周伯琦。层甍复阁接青冥,金色浮图七宝楹。当日熙春今避暑,滦河不比汉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