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
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
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过温汤。唐代。李治。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长相思 赠零口权先生。金朝。马钰。出家儿。处无为。至死如同初出时。何愁道不知。内慈悲,外憨痴。绝虑忘机无执迷。刀圭有分携。
九日登高怀公启公立二先兄。明代。郑阎。凄凉心绪正堪怜,此日登临倍怆然。无复谩题鹦鹉赋,有怀空咏鹡鸰篇。烟林叶落深秋后,萝径猿声向夕边。浮世几经人事变,惟馀山色自年年。
点绛唇·宫词。近现代。张尔田。暗约宫黄,秋衾閒梦承恩遍。画罗裁扇。泪涴鸾绡汗。翠辇忘还,夜夜西风怨。披香殿。石鳞沈辨。总被荒萤见。
秋至怀归诗。南北朝。江淹。帐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
赠月桥山人二首 其一。明代。陈吾德。幽人挺奇趣,结构临清渠。涧圯驾飞瀑,涧道一何纡。密篁断来径,乔树上参虚。流飙动清响,隐隐闻笙竽。云霞生短褐,荃杜集长裾。朝挹天河水,夕宿雁山隅。曜灵匿西景,转瞩流望舒。澄川披素练,疏林散瑶琚。鹤发增华泽,玄裳亦皤如。伊余一倾盖,把袂共踌躇。溪花浮香茗,野蕨出中厨。悰怀良未极,淹留兴更腴。已入梯仙域,何必问蓬壶。
画堂春 题宫妆美人图。明代。张振。眼波微倦柳丝眉。娇痴不语头低。牡丹花下坐多时。似惜春归。凤帐愁中寂寞,羊车梦里依稀。薄衫轻扇泪胭脂。幽恨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