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騼登雪岭,飞旆驻香城。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
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飏刹移虹影,携风引梵声。
岫馥炉烟合,岩悬叠溜萦。空结笼檐网,虚谷响台铃。
簇野千丛暗,长河一带明。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
五言过楼岩寺。唐代。李治。旋騼登雪岭,飞旆驻香城。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飏刹移虹影,携风引梵声。岫馥炉烟合,岩悬叠溜萦。空结笼檐网,虚谷响台铃。簇野千丛暗,长河一带明。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庆王鼎玉生子。元代。房皞。魏侯照乘珠,卞氏连城玉。此物岂易得,君家贮满屋。平生积德深,天锡以多福。熊罴入梦频,不待封人祝。长者已雄伟,幼者更清淑。指日看骞腾,谁为犀角秃。愿君剩买书,学语便教读。斯文久不振,六经要再续。人生宇宙间,百岁一瞬速。美恶暂时休,何者为荣辱。且引昔宁馨,绕院种松菊。陶潜归去来,有子万事足。
绮罗香 梅魂。清代。曹景芝。院宇萧条,美人何处,肠断黄昏片月。谁吊芳妍,枝上数声啼鴃。依约似、亸袖来耶,悄地共、华灯明灭。影亭亭、小立苍苔,乍惊清露更凄绝。东风轻飏似许,寻偏阑干,只有半庭春雪。淡雾空濛,误却栖香胡蝶。但一缕、萦住湘云,扶不起、珊珊瘦骨。还只怕、玉笛吹残,乱愁千万叠。
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清代。陈宝琛。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八月十四日对酒。金朝。边元鼎。梧桐叶彫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永。金杯泻酒滟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金波淡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玻璃无限月光冷,澒洞一色无纤颖。清风䬃䬃四坐来,吹入义黄醉中境。醉中起歌歌月光,月光不语空自凉。月光无情本无恨,何事对我空茫茫。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间世人月。一杯美酒蘸清光,常与边生旧交结。亦不知天地宽与窄,人事乐与哀。仰看孤月一片白,玉露泥泥从空来。直须卧此待鸡唱,身外万事徒悠哉。
题画。近现代。沈守正。一笔数株柳,似麻又似帚。两笔几点山,疑雨复疑烟。潇湘洞庭邈千里,近在深芦短苇边。微渺丛树两间屋,知是幽人旧薖轴。风颠雨怪不出门,炊黍烹茶应巳熟。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譬如绝代萧疏人,粗服乱头亦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