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双双、正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算犹胜、王嫱有冢贞娘墓。冯谁说兴。欢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摸鱼儿 遗山乐府上附。唐代。李治。雁双双、正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算犹胜、王嫱有冢贞娘墓。冯谁说兴。欢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游天坛。宋代。林灵素。摆脱尘缨淡无欲,闲阅图经寻岳渎。林泉何处惬予心,收拾琴书将卜筑。崎岖不敢千里辞,东至太行人王屋。先探藏花坞里春,蟠桃毕竟何时熟。燕萝故宅阳台宫,九龙戏珠画屏簇。丹井沉沉寝月明,丫髻仙童把参斸。昂头贪看华盖峰,蓦然误入紫微谷。上方楼阁与云闲,金碧交辉射林麓。远尘沟有远尘人,夜半闻歌采芝曲。策杖穷跻瘦龙岭,险似剑阁西向蜀。扪参历井上冲冥,千剑断崖横独木。自辰及酉脚力穷,恰到紫金堂下宿。再拜新尝太乙泉,顿觉洒然消病骨。褰衣竟入南天门,回首乾坤小蛮触。恍兮惚兮九霄间,万顷岚光醒醉目。银座金腰玉顶寒,帝遣仙官分部属。小有中藏万里地,都压洞大三十六。日精月华左右奇,黛色倚空如削玉。东观大海日轮红,西望穷边坛影绿。炼丹炉下土犹香,抱出神丹知几斛。巡山使者持太阿,保护神宫谁敢黩。王母洞深非可测,雷霆屡震蛟龙窟。遥指三官校勘台,樵人几度闻丝竹。抱朴岩前采药童,手撚金芝身薜服。北斗平联北斗星,自是天关通地轴。麻笼药匮翠相连,瑞草灵苗香馥郁。一声长啸坐孤石,紫云悠悠送黄鹄。个中煞是麻姑仙,冷笑世间光景促。
郭从范示及张安国诸公酬唱辄次严韵。宋代。张元干。登楼乘暇日,唤客共浇愁。春去花犹发。阴浓雨未休。和诗真冷澹,得句总风流。能遣西邻老,殊无陋巷忧。
除夕。明代。皇甫汸。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车从来三署,衣香过五陵。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
山塘夜泊。清代。沈大成。信宿山塘泊,紞如更鼓沈。月光临水动,镫影隔林深。独夜何能醉,羁人祇费吟。游船归络绎,迢递管弦音。
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 其三。宋代。赵蕃。我评信安士,无若捧檄孙。政如卖卜严,势屈蜀郡尊。堂成为公记,宾主不在言。更有梦得句,真成压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