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趋朝对,雄飞出禁城。人才当翊国,世赏可辞荣。
怜厥神童子,寻为壮友生。南方承父镇,北阙列儒名。
移孝为忠吉,由奢入俭宁。长安瞻日月,岭海肃风霆。
败事诚因酒,增高必自陵。尊老须养老,使士要推诚。
寅协无他式,清勤慎不矜。
语州县诸公敏 其一。唐代。陈元光。总角趋朝对,雄飞出禁城。人才当翊国,世赏可辞荣。怜厥神童子,寻为壮友生。南方承父镇,北阙列儒名。移孝为忠吉,由奢入俭宁。长安瞻日月,岭海肃风霆。败事诚因酒,增高必自陵。尊老须养老,使士要推诚。寅协无他式,清勤慎不矜。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陈元光。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湖上漫兴四首 其四。元代。张昱。乐事杭州奈尔何,人间富贵易消磨。画船湖水年年在,红粉娼楼处处多。歌引行云来绮席,舞翻回雪下春波。东坡往日留诗后,更有何人载酒过?
郴江百咏并序·怨溪。宋代。阮阅。溅溅溪水石磷磷,两岸山花野草春。流去前滩何处问,未应皆是酌泉人。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宋代。刘克庄。抱甕区区溉旱苗,忍饥终胜似操瓢。饮尧井水耕尧野,偶作樵歌亦誉尧。
秋日园居二首 其二。明代。庞尚鹏。高鸟聚还散,浮云东复西。地平江树合,潮长稻田低。村径通鱼浦,林塘隐竹溪。昼游车马客,何意问岩栖。
赠顾骠骑诗二首·有皇。魏晋。陆云。有皇大晋,时文宪章。规天有光,矩地无疆。神笃斯祜,本显克昌。载生之隽,实惟祈阳。哲问宣猷,考茂其相。于铄祈阳,诞钟天笃。清辉龙见,玄猷渊嘿。沈机响骇,幽神广觌。和以同人,归物时育。有大恶盈,谦以自牧。思我懿范,万民来服。吴未丧师,天秩有庸。渊哉若人,弱冠休风。俯翼黄门,以德来忠。端秀蕃后,正色储宫。徽音铄颖,邈矣遐踪。皇维南终,旧邦匪歆。委弁释位,如龙之潜。考槃穷谷,假乐丰林。子虽藏器,钟鼓有音。惠风往敬,庆问来寻。济济元公,相惟天子。明明辟王,思隆多士。帝曰钦哉,有命集止。我咨四方,令问在尔。以朕大赍,乃膺嘉祉。聿来胥步,观国之纪。惟皇建极,缉熙清曜。我有畯民,明德来照。大观在上,王假有庙。显允顾生,金声玉振。之子于升,利见大人。龙辉绝迹,有肃清尘。清尘既彰,朝虚好爵。敬子侯度,慎徽百辟。予闻有命,德礼不易。嗟我怀人,瞻言永锡。丰佑东法,惟子之绩。遵汶涉泗,言告同征。劲风宵烈,湛露朝零。云垂蔼下,泉冽清泠。哀哉行人,感物伤情。从子京邑,言观厥成。天保祚德,式谷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