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

出城朗读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译文

桂花在大雪覆压下显得稀落,乌鸦被弹丸击中带伤飞回归。

关水倒映着孤单的骑驴身影,萧索的朔风把帽带吹得低垂。

回家重温欢乐温暖值得欣慰,但无法取得官印而归真可悲。

心爱的人当会忍着苦痛询问,只见镜中二人默默相对而泣。

注释

桂花稀:喻落第。唐人以登科为折桂。

关水:关中之水。指长安附近的河流。

诚可重:一作“试万里”,一作“诚万里”。

卿卿:爱妻。

出城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元和四年(809)李贺长安应进士举失败之后。应试失败对李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真是人才毁灭的悲剧。他怀着悲哀绝望的心情,黯然伤神地离开那曾经使他热切向往的京城。这首《出城》就是他离京的时候写出来的。

参考资料:

1、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7-38

  这首诗是李贺入长安应试失败而归之后作的,是他当时心情的极好写照。

  雪花在飘飘扬扬,大地白茫茫的,虽然时间是桂花盛遍的深秋,但在大雪覆压下,桂花显得稀稀落落;雪天里,一只被弹丸击伤的乌鸦,耷拉着翅膀在空中飞着,回到自己的巢去。这一幅凄凉冷落的景色是诗人哀伤感情的形象化,它又暗喻着自己落选,受小人攻击失意而归的境况。在前两句凄冷背景的映衬下,三、四两句诗人刻画了自己在归途中的落寞孤寂的形象。他骑在瘦驴下孤单的身影,倒映在清清的灞水里;萧索的朔风劲吹着,帽带低垂,像是在朔风中萧瑟着。以上四句白雪、桂花、飞鸟、朔风、骑着瘦驴的诗人,构成了一幅情感哀戚、色调惨淡的画面。在这幅画面里,孤独的瘦诗人,骑在一匹瘦驴上,怀着一腔哀愁,在风中雪里,踽踽行进。诗的后四句转入抒情,“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两句抒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回到家乡又重温家庭的欢乐温暖,这是值得欣慰珍重的;但是入京应试,“被弹”而归,孑然一身,一事无成,真是可悲。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卿卿”两句大有深意可挖。“卿卿”语自《世说新语·惑溺》:“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卿卿”在此,绝对不可能是除李贺之妻的另外任何人。这里是通过对到家之后,和妻子相聚时情状的描写,进一步抒发自己悲苦的心情。这次入京应考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全家都希望他成功,尤其是他的妻子。这种境况下回家,不知道有什么可说的。丈夫“垂翅”归来,妻子一瞧神色便什么也明白了。她怕丈夫增添痛苦,只好佯装照镜掩饰自己,不料“双泪”不争气地直往下流。可见,李贺之妻颇善解人意。

  这不只是个人的坎坷际遇,也是中唐时期不少诗人所共同的,人才被压制毁灭的悲歌。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朗读
()

猜你喜欢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

时鸟催春色,离人惜岁华。远山随拥传,芳草引还家。

北固潮当阔,西陵路稍斜。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

()

星流百骑拥前茅,传说君王到渭桥。灵雨隔宵清辇路,好风和日飏鸾翘。

讴歌久属三灵拟,冠剑行趋五夜朝。愿祝群公同一德,共扶尧日丽层霄。

()

退隐

捻苍髯笑擎冬夜酒,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抱孙孙儿成愿足,引甥甥女嫁心休。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遍又从头。笑频因酒醉,烛换为诗留。

()

笛里愁千绪,更长忆故山。今人吹古曲,汉月照秦关。

霜竹和声切,胡床倨坐閒。一轮秋塞外,万嶂野云间。

()

万里携家出塞行,男婚女嫁总边城。多年无复还乡梦,官府犹题旧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