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堂前樾荫奇,遥临江树影参差。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
法云寺银杏。唐代。全祖望。太傅堂前樾荫奇,遥临江树影参差。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全祖望。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秋日闲行。清代。胡安。苍松偃盖覆吾庐,俯视澄潭可数鱼。风到乍回流去叶,萤飞时照读残书。西山拄笏气应爽,北海开尊坐未虚。游屐转从云畔入,朱门寂寞近何如。
风怀简梁逸七首 其一。清代。朱庸斋。坐阅情天鬓欲华,依然水石作生涯。何曾结习消除尽,惯爱春红且养花。
和刘竹坡自挽诗 其三。明代。钟芳。垂白投闲学种榆,了无萦绊自冲虚。时从比舍含椒醑,更历东皋命竹舆。架列锦函孙子业,扁题佥字丈人居。相如自负淩云气,回指昆崙作故墟。
巾帻山。明代。戚继光。春城东去海氛稀,城畔人烟绕翠微。山麓高楼开重镇,辕门晓角起晴晖。九天云气三台近,百里江声一鸟飞。极目苍茫忆明主,吴钩高接斗牛辉。
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马头零乱流光转,粟粟巧粘红树。闲意度。似特地、随他燕子穿帘去。徘徊不语。谩仿佛眉尖,留连眼底,芳草正如雾。
冥濛处。独凭阑干凝伫。翠蛾今在何许。隔花箫鼓春城暮。肠断小窗微雨。休更舞。明日看、池萍始信低飞误。长桥短浦。怅不似危红,苍苔点遍,犹涩马蹄驻。
摸鱼儿(柳絮)。元代。仇远。恼晴空、日长无力,风吹不尽愁绪。马头零乱流光转,粟粟巧粘红树。闲意度。似特地、随他燕子穿帘去。徘徊不语。谩仿佛眉尖,留连眼底,芳草正如雾。冥濛处。独凭阑干凝伫。翠蛾今在何许。隔花箫鼓春城暮。肠断小窗微雨。休更舞。明日看、池萍始信低飞误。长桥短浦。怅不似危红,苍苔点遍,犹涩马蹄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