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寄金坛元鲁宣差行操二年兄。元代。萨都剌。苍茫迥野冻云低,马上遥山玉四围。自是诗人有清气,出门千树雪花飞。
送惠老往往上方。宋代。袁说友。又作西山去,潮音鼓一通。丛林推此老,诗社得诸公。著眼浮生外,冲风逆水中。殷勤三请已,此意不雷同。
诗上尧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 其一。魏晋。张载。先生高卧洛城中,洛邑簪缨幸所同。顾我成年清渭上,并游无侣又春风。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六 远梅。明代。王夫之。邻院新栽叶未滋,窗前无分慰相思。逢人把过石桥去,借问攀从晓露时。
游芥瓶庵,赠希闻上人。明代。张煌言。斫入云根便卧云,禅师真可鹤为群。数竿渐觉龙孙长,一径斜从鸟道分。山似骨余原太古,僧无肉相即斯文。胆瓶印处应如许,我亦来参未得闻。
溪山一览亭为金华邵郎中宗正作。明代。曹义。城下虚亭瞰远空,高凌楼阁近琳宫。檐凝岚气涵晴旭,帘捲溪声度晚风。林外鸟啼春树绿,吟边人倚夕阳红。千山万壑环村郭,都在凭阑一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