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
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
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
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斋中焚香宴坐。宋代。宋庠。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题谢节母篝灯刻子图。清代。周在镐。谢子我契友,耿介世罕偶。视我一副图,珠玉满卷首。图以课子名,嘱我题其后。披图玩再三,知君有贤母。君本是少孤,庭训未亲受。母曰父有言,书香宜世守。我自丧汝父,纺织不离手。汝乃是男儿,父薪当荷负。日从名师游,学饱窥二酉。夜为日之馀,董言还记否。寸阴如拱璧,虚掷谁之咎。继晷膏可焚,青灯味耐久。机声和书声,轧轧寒侵肘。冷露滴茅茨,清风款户牖。残月落三更,光芒寒星斗。谢子当斯时,图书拥左右。母顾为欢颜,我儿孝足取。自古贤母氏,竞推欧与柳。画荻继丸熊,名并垂不朽。
太原览古 其二。清代。戴纯。莽莽遥天参井分,东来佳气自氤氲。堪怜昔日曾衷甲,却喜清时正右文。望里关山通巩洛,意中人物重河汾。五原四塞成都会,游览还期证所闻。
百年地辟有奇功,创见犹惊鹤发翁。共喜安车迎国老,更传佳句走邮童。
闲来且看潮头入,乐事宁忧酒盏空。会见台星与卿月,交光齐照广寒宫。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 其一。宋代。朱熹。百年地辟有奇功,创见犹惊鹤发翁。共喜安车迎国老,更传佳句走邮童。闲来且看潮头入,乐事宁忧酒盏空。会见台星与卿月,交光齐照广寒宫。
次韵刘宪诗二首。宋代。刘子翚。已筑高城受虏降,盟言端的有如江。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凯奏花卿初卷甲,诗成草圣屡题窗。还朝有策裨聪明,纳谏那忧以杖撞。
暮春山课即事书怀十二绝 其三。明代。郭之奇。山色平分草色,风音尽入松音。为斯远坐相悦,是以迟留独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