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扶藜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
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
山萦细栈疑无路,树络崩崖不压人。
朝暮有程常卒卒,向因携酒上嶙峋。
过普宁寺。宋代。陆九渊。偶扶藜杖过南津,野寺长桥发兴新。暂就清溪照须鬓,不妨翠雾湿衣巾。山萦细栈疑无路,树络崩崖不压人。朝暮有程常卒卒,向因携酒上嶙峋。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偶成四首 其二。明代。陶安。八珍罗水陆,五采绣文章。美矣孰无好,用之非可常。古今天地运,昼夜日星光。何必惊人眼,相看共久长。
杜鹃行。宋代。白玉蟾。杜鹃哭,杜鹃哭。微雨村,远烟麓。山花红,江枫绿。一声残,一声续。一声一声复一声,不管世间银发生。啼尽天涯夕阳影,又向空中啼月明。山中憔悴人,无绪伤春色。今古兴亡一肚脾,临风再拜君得知。两行茅舍苍烟泪,滴破浣花溪上诗。
读五代史。宋代。李新。瓜割沟分几战场,坎蛙穴蚁自侯王。铁枪妄谓千人敌,溺器犹须七宝粧。诸国岂能臣癞子,九龙那得贮归郎。堪悲五十年来事,荼毒蒸民倍感伤。
九朝靖节扶龙驭,十世联魁到凤池。青史盛传当日事,新桃莫换古人诗。
正三日祀参军庙,七百年来显祖规。共喜族人同北阮,清明有约莫相违。
正月初三祭始祖濮州公族议欲更旧门符山林城市寻常屋唐宋诗书第一家者予意不可因赋一律呈诸父。明代。解缙。九朝靖节扶龙驭,十世联魁到凤池。青史盛传当日事,新桃莫换古人诗。正三日祀参军庙,七百年来显祖规。共喜族人同北阮,清明有约莫相违。
蜀江水涨如黄河江北诸山彷佛太行遣兴而作。明代。薛瑄。蜀江浊比大河黄,江北诸山似太行。误喜中原应不远,却闻人语是湖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