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西江月(十二之十)。宋代。张伯端。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张伯端。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 其十。宋代。李之仪。竞爽联夜光,一个乃明月。吾友不可见,赖尔相怡悦。蒹葭空非倚,声闻乃不辍。啜菽安暮年,足以免绝突。
昔年曾读乐天诗,晚岁情钟玉雪儿。今日为君重感叹,片时何意便乖离。
迎门犹记牵衣笑,抚榻空怀涨乳悲。梦里不知生死隔,旧嬉游处细寻推。
彦衡丧子乡社诸君皆有诗以慰其哀余忝交游之长乌能无言因赋此以赠之。宋代。段克己。昔年曾读乐天诗,晚岁情钟玉雪儿。今日为君重感叹,片时何意便乖离。迎门犹记牵衣笑,抚榻空怀涨乳悲。梦里不知生死隔,旧嬉游处细寻推。
金沙杂诗 其五。明代。吴与弼。病后新功减,閒来旧梦清。闭门终日坐,抚景百年情。道大诗书重,身恬去就轻。寸心何所系,潦止霁斯行。
永归亭。宋代。章宪。吾慕曾夫子,舍瑟言所志。所志则非邦,独契圣者意。暮春春服成,从我才一二。风乎林岫间,所乐有馀味。邈兮千载上,神交得冥契。当知结驷非,不易穷阎是。
博陵王宫侠曲二首 其一。魏晋。张华。侠客乐幽险,筑室穷山阴。獠猎野兽稀,施纲川无禽。岁慕饥寒至,慷慨顿足吟。穷令壮士激,安能怀苦心。干将坐自□,繁弱控馀音。耕佃穷渊陂,种粟著剑镡。收秋狭路间,一击重千金。栖迟熊罴穴,容与虎豹林。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早知圣主谅丹诚,许缓三年绝塞行。国是艰难迟始定,臣心忠爱久逾明。
关中紫气瞻遥近,陇外青山识送迎。未出玉门恩诏下,那同马角望归程。
贵阳李芘园尚书师命题赐环纪恩图三首 其一。清代。夏孙桐。早知圣主谅丹诚,许缓三年绝塞行。国是艰难迟始定,臣心忠爱久逾明。关中紫气瞻遥近,陇外青山识送迎。未出玉门恩诏下,那同马角望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