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寄潘伟修孝廉。清代。鲁克恭。隔山山不高,隔水水不深。山水自渺渺,怀君空有心。亭间阒无人,明月挂高林。仿佛见美髯,履綦不可寻。斗酒有异香,孤桐有好音。不见玉山颓,谁复理瑶琴。
移司道中四绝。宋代。郑刚中。危梯破雪入河池,今日还辕岁一期。道是得归元未是,却移边角利州吹。
负帝赴海。清代。张洵佳。亡国极仳离,南宋厓山止。伤哉陆丞相,犹作承平视。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直待战屡败,大势知难抵。三子一夫人,先令赴海水。夫人有难色,公曰姑稍俟。待我负帝来,与汝偕行耳。史称陆秀夫,负帝赴海死。但纪其君臣,未详其妻子。妻子与君臣,相继尸浮起。合葬厓山旁,村民犹展祀。一块乾净土,屹若华嵩峙。家乘载独详,记之补国史。
曝日。清代。陈忠平。公事暂容缓,不堪寒破门。将寻少人处,移坐矮墙根。展卷收清气,抚怀承薄暄。可怜衰草色,曾有鸟声繁。
松岩八景 其四 叠嶂云閒。明代。张吉。云山知几叠,山静云亦迟。道人衣带润,伸脚打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