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松无悴色,春花有馀姿。勿以春花妍,弃彼霜松枝。
悠悠风尘中,始见达士奇。公田可种秫,弦歌聊尔为。
意倦即归去,五斗何能羁。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其八。宋代。俞德邻。霜松无悴色,春花有馀姿。勿以春花妍,弃彼霜松枝。悠悠风尘中,始见达士奇。公田可种秫,弦歌聊尔为。意倦即归去,五斗何能羁。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俞德邻。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踏莎行·祖席离歌。宋代。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鲤鱼山。明代。归有光。鲤鱼山头日,日落山紫赤。遥见两君子,登岸问苦疾。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今年虽下种,湿土乾芽茁。因指柳树间,此是吾家室。前月水漫时,群贼肆狂獝。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长兄善长鎗,力战幸得释。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问之此何由,多是屯军卒。居民亦何敢,为此强驱率。始者军掠民,以后军民一。民聚军势孤,民复还劫卒。鲤鱼山前后,遂为贼巢窟。徐、沂两兵司,近日穷剿灭。军贼选骁健,叱呼随主帅。民贼就擒捕,时或有奔逸。其中稍黠者,通贿仍交密。以此一月间,颇亦见宁谧。二人既别去,予用深叹息。披发一童子,其言亦能悉。民贼犹可矜,本为饥荒迫。军贼受犒赏,乃以贼杀贼。吾行淮、徐间,每闻邳州卒。荆楚多剽轻,养乱非弘策。
养气。宋代。陆游。养气安心不计年,未尝一念住愁边。才疏屡扫朝中迹,命薄翻成世外缘。耐老尚能消劫石,放狂聊复醉江天。饱知句曲罗浮路,不访初平即稚川。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宋代。何梦桂。苒苒岁月晚,悠悠美人思。皎皎在天月,娟娟落水涯。相思何所寄,日莫折琼枝。哀鸿翅翎短,苦为稻粱縻。原言化为云,长与龙相随。
送顾哦松柬祁门尉 其一。宋代。释居简。角转城头晓,风回麦脚斜。清明都冷落,阴翳趱韶华。饭了长亭黍,来分野寺茶。到家三月暮,恰好送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