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
水边成半偈,月下了残经。
虽逐诸尘转,终归一念醒。
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
居天柱山。宋代。释赞宁。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水边成半偈,月下了残经。虽逐诸尘转,终归一念醒。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
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
释赞宁。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成蹊亭。宋代。杨万里。红雨未随风,白雪忽满枝。秪今正月尾,政是断肠时。
清平乐 其二。清代。赵我佩。一声柔橹。人去垂杨渡。苦雨连绵听不住。做出凄迷情绪。故园梅子黄时。天涯远梦谁知。寄语画梁双燕,为侬衔去相思。
晚步。宋代。吴锡畴。晚日弄晴阴,徐行野迳深。山寒梅韵峭,林杳鹤声沈。缓水元无响,飞云岂有心。颇知閒最乐,天地入清吟。
赠答诗十绝 其四 幽窗。明代。郭之奇。荷香欲散菊初华,长与幽窗映碧纱。自得郎心同似玉,休言妾貌果如花。
赋陈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宋代。刘宰。太史曾题仲举舆,子虚赋就压蓬卢。终然不负凌云志,会向蓬莱顶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