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程奔走倦征车,喜过蓬仙旧隐居。秀气峰峦排户牖,清风楼阁锁图书。
一从高步东山起,重见深秋少室虚。无计墨君堂上看,林间猿鹤共踌躇。
过永泰文与可宅因寄。宋代。冯山。数程奔走倦征车,喜过蓬仙旧隐居。秀气峰峦排户牖,清风楼阁锁图书。一从高步东山起,重见深秋少室虚。无计墨君堂上看,林间猿鹤共踌躇。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冯山。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宋代。魏了翁。士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纵有间代英,仅为时儒首。况于随世就功名,甚者谐俗攫宠荣。此于圣门直蛙蠛,已谓斯世无与朋。多知正多惧,不知转矜负。亦云知矣恐未然,须验此心之权度。有师舜文学周孔,有拟管乐明申韩。亦有是商鞅,亦有趋异端。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江浯溪别归祁门惜阴院三十四韵。明代。卢宁。浯溪道人洁且脩,祁山未琢青环璆。手持道录湖海游,褒衣博带澄双眸。不说羲轩与文周,洙泗濂洛俱浮沤。阳明倡道跨东瓯,良知独致树旌斿。心性主张与动谋,知行齐举圣域优。南峻江门嘉会楼,心无忘助得千休。新泉正派江汉流,石城遥访横扁舟。今贤岂不古圣侔,道本一致无薰莸。要知博约浚源头,虞夏咨命垂鲁邹。请君祖述古尼丘,泰山沧海难比犹。鞭农驾昊凌千秋,汗颜哀定走嬴刘。何闻董葛到韩欧,宿病元从寡欲瘳。师心持志回万牛,照乘明珠肯暗投。君行把袂重绸缪,新都暇日辨龙虬。惜阴院宇清以幽,何年建此追前脩。忧勤当是禹王俦,再来示我莫大猷。听调天鼓帝乐御玄洲,那数穷檐委巷弹箜篌。
寄怀心余侄 其二。清代。蒋谦。生逢明盛日,立志肯蹉跎。似汝匡时好,如余奈老何。云霄终竟隔,岁月等闲过。看取茅连茹,宁当遂薜萝。
题张杏村先生十年浪迹图。近现代。冯君辉。翩翩书剑事长征,匹马秋风万里程。茅店荒村游子梦,暮云春树故乡情。文章疏荡增奇气,幕府栖迟负盛名。我望丈人峰已杳,曾记当年与共行。
观文叔兄续脩潘氏清谱有感。元代。吴景奎。吾父实为君仲父,延陵家里继书声。兰分蕙族元同气,梅是樊兄最有情。骨肉岂能忘至理,子孙犹得记清名。他年二姓披图谱,知我渊源自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