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李思衍。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一斛珠。清代。王时翔。夜来闻雨。罗帏越觉孤眠苦。玉人微病深深处。一点红灯,燕子寒相语。可惜春光留不住。知他薄倖今何许。卜花晓起添愁绪。才卷珠帘,却又飞香絮。
赋墨鹭。宋代。陈著。山林以为家兮,出而与风烟之为缥缈。水之湄素所狎兮,专一嗜而谋饱。纷纷下而上兮,若不能以终日。矫静洁以待时兮,固有独立于寒梢之表者也。
题朝爽轩。宋代。戴栩。不须拄笏觅西山,太白峰头雪未乾。物景四时俱是爽,江流三面此为宽。惯来幽鸟遗巢在,欲纵香苞和雨寒。我有一言君记取,勿栽高树近栏干。
趵突泉送严子餐都谏北还。清代。施闰章。传闻此泉来王屋,伏流倒涌历山麓。寒光喷雪复飞云,大声奔雷小碎玉。故人黄门天上来,崔嵬百尺龙门开。凭陵日观照沧海,咄嗟坐啸生风雷。临流复有千寻阁,白雪声名赫如昨。黄门挥翰似青莲,更拟新篇致康乐。为君开尊握君手,素心海内真良友。年将强仕相伯仲,忍使离居成皓首。扁舟昨日明湖游,骊歌今日生离忧。君不见济南七十二泉皆在眼,那堪沟水东西流。
牵夫谣。明代。边贡。上水逆风牵百丈,官舸真同上天上。后笞前咤舆皂狞,努力揽牵谁敢放。人喜牵夫歌牵歌,不知此中哀怨多。何日黄流变黄土,牵夫得免奔波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