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壤吴江左,州民泰伯馀。田莱空草莽,井色共萧疏。
相食能无忍,传闻信不虚。寒沙满骸骨,掩骼意何如。
丁未岁哀越民。元代。吾丘衍。越壤吴江左,州民泰伯馀。田莱空草莽,井色共萧疏。相食能无忍,传闻信不虚。寒沙满骸骨,掩骼意何如。
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脚痞跛,行动仍频有风度。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洽印不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圆润秀劲,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
吾丘衍。吾丘衍(1272—1311)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秉性豪放,左目失明,右脚痞跛,行动仍频有风度。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洽印不为成法的固,印文用玉箸篆,圆润秀劲,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
送懒云真士归龙虎山兼寄观海内史 其二。明代。唐桂芳。半年不饮渴生吻,几日无诗愁满胸。客里都忘广信路,梦中如听贵溪钟。仙机有女和云织,野碓无人带雨舂。从此别离千里外,将书何处觅行踪。
送李广文改任灵壁。明代。黄淳耀。函丈移何处,秋风到宿州。战争新壁垒,弦诵古风流。怪石连斋圃,清淮绕郡楼。独知濠上意,庄惠羡斯游。
用十梅韵答冯簿 其四。宋代。王炎。清真去边幅,明白倾底里。枳棘见鸾凰,十倍跫然喜。
过流河驿挽王侍御。明代。薛瑄。停舟沽酒酹王君,忍见寒芜遍旅坟。岐路可无人世别,星霜便有死生分。青骢腾踏名犹在,白鹤旋归语竟闻。俯仰几回增感慨,朔风吹断海西云。
之官新定寓兴三首 其一。宋代。张伯玉。关山雨雪征人泪,京洛风尘倦客心。谁信子陵溪上去,一川秋净涤烦襟。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唐代。刘长卿。国用忧钱谷,朝推此任难。即山榆荚变,降雨稻花残。林响朝登岭,江喧夜过滩。遥知骢马色,应待倚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