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玉树一枝残,犹自萧萧月影寒。白发只堪供伏枕,那教双泪更漫漫。
萧萧篇哭孙 其三。明代。李攀龙。西风玉树一枝残,犹自萧萧月影寒。白发只堪供伏枕,那教双泪更漫漫。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安二席上重听轻红歌作。明代。胡应麟。深夜西林棹雪过,一尊其奈故人何。宁辞大白千钟醉,饱听轻红百遍歌。
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宋代。杨万里。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春红更把秋霜洗,且道精神佳不佳。
吾衰矣,百事且随缘。只字不笺天。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记儿时,闻祖父,说隆乾。
我不与、少年争遇合。你莫共、老僧争戒腊。靴皱面。帨垂肩。锦袍夺去饶之问,虎皮撤起付伊川。剩空身,无长物,可飞仙。
最高楼(乙卯生日)。宋代。刘克庄。吾衰矣,百事且随缘。只字不笺天。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记儿时,闻祖父,说隆乾。我不与、少年争遇合。你莫共、老僧争戒腊。靴皱面。帨垂肩。锦袍夺去饶之问,虎皮撤起付伊川。剩空身,无长物,可飞仙。
江月楼。元代。陈基。中天楼阁郁嵯峨,良夜其如水月何。雪浪远从三峡至,露华偏傍九霄多。道人宴坐修禅观,游子登临听棹歌。曾是水晶宫里客,倚阑来此重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