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答元美问余近事 其一。明代。李攀龙。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消寒会赠蔚莪世弟。清代。王季珠。业作章缝士,羞为饮食人。十年诗劲敌,一席酒同寅。有品何云贱,无官莫怪贫。休提淮海事,哀雁惹酸辛。
知府学士。宋代。文彦博。几年洛社盍朋簪,照席琼枝秀出林。月夕同游诗笔健,花时共赏酒杯深。帝纶中出荣开府,使节西驰怆判襟。远寄佳章念衰朽,知君最有岁寒心。
处守谢景思寄劝农诗次其韵。宋代。曾几。使君小队出田间,却拥旌旗鼓吹还。走送劳农诗俊逸,悬知领客事清閒。坐曹已白儿时鬓,置酒聊朱病后颜。无路从公上烟雨,梦魂长绕处州山。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二。明代。王立道。碧树攀欲尽,黄鸟啼正歇。一花复一花,常如二三月。
赠毛雍玉县丞谢到山中。宋代。饶节。何事凌寒带晓暾,高才不肯簿书昏。别峰小寺已鸣磬,夹道短篱犹闭门。雨后松枝浑黛绿,冻馀泉窦尚春温。聊将二物方君德,富贵功名不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