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送子相归广陵 其六。明代。李攀龙。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秋夜曲。金朝。李龏。秋夜长,殊未央。秋灯向壁掩洞房,天汉东西月色光。啼蛄吊月钩栏下,寒衣未寄莫飞霜。
次韵衡州先生岁除前三日席上两绝句 其二。宋代。赵蕃。非无旷野堪犁具,亦有清江可钓丝。为底崎岖衡岳路,良由寐寤竹斋时。
寒夜书怀。清代。再生。寂寞青镫夜未阑,半生心事独盘桓。烟波缥缈魂非远,人事悲凉岁欲残。素志应同明月皎,离情还共白云漫。良宵剪烛歌行露,松竹萧森起暮寒。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三。明代。陈邦彦。云谷峰头发晓寒,瀼瀼青露不曾乾。箕山节苦尧何损,湘浦人留楚未残。河畔褒衣新命操,仗前铜马旧登坛。呼儿话别无馀语,为嘱浮生作好难。
和上封洪辩用明察院韵。宋代。胡寅。绣衣御史有前闻,衲子禅师亦好文。出禀圣谟苏瘵俗,坐持诗律战魔军。访寻水石閒招隐,际会风云偶策勋。喧寂两忘归一致,此心何处不超群。
勇往都忘去路难,胸吞螭虎气桓桓。吴头楚尾三年梦,塞北江南五月寒。
瘦马系门留我别,明珠携袖许谁看。书生自有西江量,何止能濡舌本乾。
杜季习游恒山谒府帅刘公辄次刘彦常韵作二诗送之 其一。宋代。沈与求。勇往都忘去路难,胸吞螭虎气桓桓。吴头楚尾三年梦,塞北江南五月寒。瘦马系门留我别,明珠携袖许谁看。书生自有西江量,何止能濡舌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