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山斋牡丹 其三。明代。李攀龙。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小重山。近现代。吕碧城。铃响牛羊下翠峰。悬崖山果熟,坠霜红。霞蒸秋蔼入西浓。天垂处,罨画夕阳中。回首暮云封。故乡萧寺晚,荡疏钟。不劳身到梵王宫。心期在,一念万缘空。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唐代。温庭筠。叠鼓辞宫殿,悲笳降杳冥。影离云外日,光灭火前星。邺客瞻秦苑,商公下汉庭。依依陵树色,空绕古原青。东府虚容卫,西园寄梦思。凤悬吹曲夜,鸡断问安时。尘陌都人恨,霜郊赗马悲。唯馀埋璧地,烟草近丹墀。
吊汨罗江。明代。薛纲。宗臣义与国同休,谁谓先生可九州。死恨张仪曾相楚,生惭微子独归周。两间正气沉湘骨,千载人心竞渡舟。欲吊忠魂何处所,寒泉一勺奠中流。
春晚南堂晨起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秋风树瘦劲,春露叶扶疏。夙兴立堂上,短发未暇梳。高谢世俗撄,游于物之初。青黄灾断木,三四调群狙。长生岂有巧,要令方寸虚。今年幸差健,小雨聊荷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