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枯鱼自不贫,黄花况复席边新。明朝纵及龙山会,那得长逢落帽人。
九月八日东村送元美。明代。李攀龙。浊酒枯鱼自不贫,黄花况复席边新。明朝纵及龙山会,那得长逢落帽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中夜对月小酌。宋代。陆游。今夕复何夕,素月流清辉。徘徊入我堂,化作白玉墀。栖鸟满高树,空庭结烟霏。可怜如许景,早眠人不知。我幸与周旋,一醉那得辞。整我接䍦巾,斟我翡翠卮。清愁不可耐,三嗅梅花枝。
船头晓立。明代。吴与弼。樯头晓对豫章城,南浦西山是旧盟。俯仰古今云聚散,新题何处独凝情。
游阳洞天。宋代。林尚仁。每个虚亭坐片时,旋寻古迹上岩梯。石含秋色苔痕老,洞接云天树影低。樵客出林惊虎啸,道人临水听猿啼。吟边欲记阳明事,恐动山灵不敢题。
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荅寄子与时自芦台移瑞州按察山东。明代。李攀龙。北风飞雪拥南奔,苦向绨袍掩泪痕。病客世疑中散傲,故人官起外台尊。尺书万里存交谊,一岁三迁见主恩。月出登楼如匹练,每依吴观望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