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残雪照楼中,忽枉新诗字字工。无那主人便伏枕,十年不肯让春风。
答殿卿问疾。明代。李攀龙。斜阳残雪照楼中,忽枉新诗字字工。无那主人便伏枕,十年不肯让春风。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明代。湛若水。残断摩挲延祐碑,甘泉石下岂人为。祇应题复甘泉洞,笑共山灵一语之。
再和前韵。宋代。蔡戡。郢客清歌若贯珠,回风妙舞巧难图。漫空片片匀如剪,投隙纷纷密似糊。溪月一钩窥玉镜,江梅千树插冰壶。何人乞我仙家帽,共傲禅床与药炉。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 载酒寻梅。宋代。魏了翁。松竹贯寒暑,而梅时往来。不知姤复意,随人谩徨徊。
秋兴。宋代。陆游。世事何曾挂齿牙,只将放浪作生涯。有时掬米引驯鹿,到处入林求野花。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等闲一日还过却,又倚柴扉数暮鸦。
厓翁亭为前人作。明代。叶元玉。古厓慕高士,驾车到竹林。清论正有趣,薄言日西沈。子今构斯亭,人岂识子心。子有无弦琴,舍我谁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