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君不见岁频更,落日平泉自怆情。
径草都迷新辙迹,园翁能识老门生。
空余列榭依流水,独上寒原眺古城。
匝地绿阴三十亩,游人归去乱禽鸣。
过吴文定公东庄。明代。文徵明。相君不见岁频更,落日平泉自怆情。径草都迷新辙迹,园翁能识老门生。空余列榭依流水,独上寒原眺古城。匝地绿阴三十亩,游人归去乱禽鸣。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题王也痴虚舟三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狂澜得到槛边无,尽日清风满舳舻。顺逆去留都莫计,人间波浪过江湖。
赠双峰山和尚。唐代。周朴。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双调·寿阳曲 夜忆二首 其二。元代。卢挚。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把灯吹灭。
和冀先生韵。元代。耶律楚材。运出三爻兑,龙飞九五乾。要荒归化育,豪哲入陶甄。有幸恩涵海,无私德应天。偏师收百越,一鼓下三川。天子能身正,元戎不自贤。重光道同轨,累圣德相联。策决九重内,功归万乘权。群雄哀稽颡,多士喜摩肩。辅弼规左右,丞疑赞后前。开夷逾汉武,平叛跨周宣。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览机云母障,受谏翠华軿。款塞诸蛮洞,来朝百济船。降王趋陛阙,强虏列氓编。净扫妖氛变,潜消烽火烟。词臣游馆阁,幽隐起林泉。尧舜文明盛,商姬礼乐全。九成合古奏,二雅咏新篇。世卜千百世,年斯亿万年。宗亲成蒂固,国祚等瓜绵。圣政舆人颂,天威万古传。勉旃封禅事,不用策安边。
罢武功县将入城。唐代。姚合。乍抛衫笏觉身轻,依旧还称学道名。欲泥山僧分屋住,羞从野老借牛耕。妻儿尽怕为逋客,亲故相邀遣到城。无奈同官珍重意,几回临路却休行。青衫脱下便狂歌,种薤栽莎劚古坡。野客相逢添酒病,春山暂上著诗魔。亦知官罢贫还甚,且喜闲来睡得多。欲与九衢亲故别,明朝拄杖始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