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欲雪,郊原风色饶。山寒增突兀,树暝入萧条。
野水照茅屋,归人争断桥。窗前有新句,欲觅已寥寥。
张明远索画久而未成岁暮阴寒雪霰将集斋居无聊为写溪山欲雪图并赋短句。明代。文徵明。岁暮天欲雪,郊原风色饶。山寒增突兀,树暝入萧条。野水照茅屋,归人争断桥。窗前有新句,欲觅已寥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白云道中。明代。区怀年。言期鹤林侣,偶值鹿门翁。远鹤纷啼鞠,前溪半饮虹。云归暮钟断,木落秋山空。短策都忘倦,柴荆鲍井东。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元代。曹文晦。老树依沙岸,柴门上下邻。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白鹭双飞去,黄花数点新。惜无遗世友,联句坐苔茵。
贻刘几。宋代。张方平。家自唐来世大儒,惟君不肯读家书。春游烂漫少曾醒,俊气飘扬频得卢。早讲猿公飞剑术,更通风后握机图。何时羽猎长围合,请看云中一鹗孤。
丑奴儿慢 龙树寺西楼对雪。清代。朱祖谋。低鸦数羽,飞破湿烟零乱,暗愁引年涯消与,凝白阑干。瘦倚筇枝,梦华城阙有无閒。琼楼阴重,玉妃倦舞,还恋清寒。不见灞桥,酥融流水,玉照归鞍。剩林表、黄昏山色,怨入秦鬟。笛里天涯,缟衣将梦莫轻还。琅玕斜处,梅尘未洗,难理孤欢。
客有言渔民捞拾贾舶货物不知贵重者感成绝句 其一。清代。周凯。不识珍奇古有之,焚琴烹鹤实堪悲。燕窝菜煮伽蓝木,不熟何如食薯丝。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宋代。傅耆。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