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八 游资庆寺。明代。文徵明。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宁都县道中。宋代。郑会。绿水桥头小钓车,数椽败屋柱槎牙。年年贼火无人住,风落棠梨几片花。
阅武。明代。黄衷。东郭高牙峙将庭,楚山迢递送边青。银鍪夺日元戎队,铁骑连云列校营。岂有神功驱水石,当闻号令肃风霆。天心无战皇威远,已报笛村放犊耕。
和叔子梅。宋代。张明中。暖入孤根冷莫欺,冰魂幻出许多奇。轻霜弄粉清无涴,淡月浮香暗自知。莫管玉龙横吹晓,要陪鸾鉴巧妆时。作诗换取梅花好,未必梅花肯要诗。
江城梅花引 次巽兄中秋对月忆杭州韵。五代。袁思古。吴山立马瞰神州。左江流。右湖柳。海上潮来,摇动一天秋。如此江山无限好,忍抛却,到于今,生客愁。客愁。客愁。为谁愁。别杭州。恋杭州。五载浩劫一瞬过,如梦悠悠。未必升平,歌舞此生休。佳节忆君千里隔,同望月,想团圆,独倚楼。
秋风。明代。宗臣。秋风吹万里,一夜过扶桑。落叶碎难扫,孤鸿高自翔。登楼来朔雨,倚剑下胡霜。闻道喻关使,飞书入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