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裹饼荐春盘,喜见鞭春在腊前。便与一冬除旧病,尚馀七日是残年。
梅花消息严寒后,綵胜情怀薄酒边。旋取物华供帖子,暖痕浮绿草生烟。
立春日病起。明代。文徵明。青丝裹饼荐春盘,喜见鞭春在腊前。便与一冬除旧病,尚馀七日是残年。梅花消息严寒后,綵胜情怀薄酒边。旋取物华供帖子,暖痕浮绿草生烟。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寄海宁李太守。明代。薛瑄。又是分携十七年,寥寥几度信音传。滥官白发知吾劣,归老青山觉子贤。蜡屐每多登览兴,锦囊应有唱酬篇。著书更法春秋笔,还肯缄情寄一编。
夜坐。清代。金至元。夜阑人独坐,帘外露潺潺。静爱鸣蛩细,凉宜摊卷看。水沉留篆久,兰烬受风残。虬箭城头转,罗衣怯薄寒。
义士忠臣道在东,神州端与陆沈同。世间岂可丧人理,天下谁堪论至公。
逐臭转丸虽自喜,浮花客慧总成空。欲知雾散云收日,正落旁观屈指中。
近卫文麿公爵招宴星冈茶寮小田切万寿之助即席赠诗次其原韵 其一。清代。郑孝胥。义士忠臣道在东,神州端与陆沈同。世间岂可丧人理,天下谁堪论至公。逐臭转丸虽自喜,浮花客慧总成空。欲知雾散云收日,正落旁观屈指中。
西江月·尽说仙家饮酒。金朝。马钰。尽说仙家饮酒,仙家不饮糟浆。自然玉液味偏长。浇溉黄芽荣旺。月下风前清爽。荐杯玉蕊馨香。醉经饱德访蓬庄。高卧仙宫方丈。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声声慢(中吴感旧)。宋代。张炎。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