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唐代。王起。蔼蔼观光士,来同鹄鹭群。鞠躬遗像在,稽首雅歌闻。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断续同清吹,洪纤入紫氛。长言听已罢,千载仰斯文。
河东请告归次黎城阻雨。明代。毕自严。孤城沾宿雨,旅客困征蹄。冀北音难至,齐东望转迷。金风入夜肃,蛩韵趁人低。留滞中山道,式微吊古黎。
再和 其一。宋代。程公许。闻道溪桥涩欲乾,黄昏缟袂不禁寒。爱之不见空搔首,玉立亭亭可得干。
贺新郎·广陵寺寓同陈生饮,听座上琵琶。清代。陆震。堤柳经霜挫。记春初、木兰院里,曾逢王播。行值江头铙吹急,何处官人画舸。中有女、内家梳裹。倘使名姝能赠客,赋新词、亟为先生贺。君大笑,冠缨堕。凉秋抱病僧斋卧。问还能、千杯醉否,欣然曰可。况有琵琶推妙手,曾是昔年听过。弹一曲、关河劈破。欢极那知更漏尽,早城边、夜市稀灯火。待来日,歌重作。
次方伯东桥诗。明代。唐胄。兀坐方呼酒,诗筒忽到门。剧怜春兴满,更见古音存。风月笼麟阁,烟霞尽兔园。惟愁劳梦卜,猿鹤怨山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