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拂栋思悠悠,来上元龙百尺楼。落日正临官渡晚,春江自抱古城流。
夹堤烟火千家市,下水帆樯万斛舟。旧事凄凉芳草满,不知何处是长洲。
王氏溪楼。明代。文徵明。晴云拂栋思悠悠,来上元龙百尺楼。落日正临官渡晚,春江自抱古城流。夹堤烟火千家市,下水帆樯万斛舟。旧事凄凉芳草满,不知何处是长洲。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哭北谷罗先生。元代。艾性夫。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
金熨斗。宋代。郭祥正。金熨斗,酌醇酒。熨开万斛之愁肠,赠尔千年之眉寿。酣酣笑脸坐生春,安用逢人嗟白首。
陪藩臬诸寅谒帝尧庙二首。明代。张吉。律律荒山带浅流,维骖瞻拜古祠幽。帝仁本自同天覆,宗祀端宜到海陬。岩际未云先得雨,松阴当暑已惊秋。十年冠冕关心切,敢道归欤始胜游。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唐代。章八元。万国来朝岁,千年觐圣君。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重修六贤祠成展祭作。清代。王吉武。乾坤有倾折,凭谁奠苍黄?成仁取义间,得争日月光。末世务苟话,横流决堤防。不有数君子,何以扶颓纲?明季丁否运,妇寺纷蜩螗。群贤共愤争,杌隉正气扬。暨暨有黄公,请剑击貂珰。糜烂北寺狱,冤血流圜墙。逮乎思陵末,大盗剧披猖。京城竟瓦解,宫阙屯豺狼。倪周并词臣,就义何慨慷!赋诗整冠带,引脰遂绝吭。共志有中丞,仰药裂肺肠。云车驾风马,同日从君王。维时刘与祁,解组各归乡。号咷义旗举,自矢百炼钢。未几沉荒晏,南都复沦亡。两公竟致命,先后归帝旁。一甘绝勺饮,僵饿追首阳。一起赴清波,怀石同沉湘。区区于越地,山川灵气翔。凛凛得数公,劲草卓秋霜。平生所树立,理学兼文章。末路更完节,浩然还旻苍。圣朝重褒忠,祝典载辉煌。守土风教责,表扬分所当。立庙傍黉宫,六贤共烝尝。昨秋大风雨,摧我西庑雘。周垣半倾圮,不能庇堂皇。率先亟修筑,勿使沙栎荒。榱桷新丹雘,木门饰仓琅。登堂荐蘋藻,肃然对冠裳。即事有枨触,沾襟涕浪浪。畴无君亲恩,俯仰默感伤。
过邳州风雨不能渡宿州治。元代。卞思义。天下黄河势欲奔,江南游子黯销魂。阴风怒作波涛险,秋雨忽来天地昏。下榻可堪尘满席,开怀赖有酒盈尊。晓晴又上征鞍去,城下新添涨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