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奕祥光报令辰,融融淑气转洪钧。开门聊自占风色,展刺先欣见故人。
晴日笑谈惊隔岁,暮年光景喜逢春。桃符历日年年事,一度相看一度新。
元旦书事。明代。文徵明。奕奕祥光报令辰,融融淑气转洪钧。开门聊自占风色,展刺先欣见故人。晴日笑谈惊隔岁,暮年光景喜逢春。桃符历日年年事,一度相看一度新。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赠颖叔。宋代。徐积。一从西郭恩初重,又至南庠义更深。自恨杜微无所听,若忘龚遂是何心。已知霜露情弥感,更值淮湖气作阴。昨夜起来无月色,谁知我为蒋公吟。
文姬归汉图 其一。清代。萨大年。朔风吹雪野茫茫,一曲胡笳泪万行。犹胜琵琶愁出塞,李陵台畔月如霜。
金缕曲 蛟桥月夜。清代。吴曹直。横压双溪转。记相传、赤乌年代,斯桥初建。罨画云山佳丽甚,正是六朝阳羡。其下有,流澌清浅。夹岸红楼灯火夜,恰如霜、古月当头现。想曾照,国山县。星霜忽易寒芦卷。认空潭、老蛟潜处,沧桑几变。百怪鱼龙消匿尽,冷落孝候祠殿。只皓魄,依然一片。照彻兴衰同逝水,更照来、虹影澄如练。圆似镜,挂波面。
临江仙 秋宵不寐忆文儿。近现代。丁宁。心似三秋衰柳,情同五夜惊乌。柔肠已断泪难枯。愿教愁岁月,换取病工夫。祗道相寻有梦,那堪梦也生疏。西风凉沁一灯孤。魂牵还自解,分薄不如无。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唐代。杜甫。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