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
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晚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
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明代。文徵明。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晚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答及甫见和二首。宋代。洪咨夔。唤晴山鸟滑,辟暑水花明。蜀隶绵犹重,吴侬葛自轻。交情潘接魏,师法尹从程。鹅鸭堪供客,多烦拗项烹。
忆秦娥。宋代。秦观。蹄踏遍曲江花。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水边院落,山下人家。茸茸细草承香车。金鞍玉勒争年华。争年华。酒楼青旆,歌板红牙。
陈少珍山人以岁暮怀武夷之作见示赋答。明代。区大相。虹桥回首挹清芬,几度缄书寄鹤群。访道旧寻偃月子,游仙频梦武夷君。溪声九曲流残雪,幔彩千峰入暮云。借问移家在何日,忍令仙乐不相闻。
挽卢宪副卒于海北。明代。蓝智。绣衣万里按炎荒,白发中宵陨瘴乡。梦断玉楼江月冷,魂飞铜柱海天长。楼船岁晚迎归榇,松桂春阴闭野堂。欲向沧浪歌楚些,山空猿鹤易悲伤。
金缕曲 丙午生日自寿。清代。顾贞观。马齿加长矣。向天公、投笺试问,生余何意。不信懒残分芋后,富贵如斯而已。惶愧煞、男儿堕地。三十成名身已老,况悠悠、此日还如寄。惊伏栎,壮心起。直须姑妄言之耳。会遭逢、致君事了,拂衣归里。手散黄金歌舞就,购尽异书名士。累公等、他年谥议。班范文章虞诸笔,为微臣、奉敕书碑记。槐影落,酒醒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