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疑颜色在,晓月照松关。浩叹草黄落,王孙游未还。
何古林别后有怀用前韵。明代。湛若水。犹疑颜色在,晓月照松关。浩叹草黄落,王孙游未还。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和刘道原寄张师民。宋代。苏轼。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水帘。明代。徐熥。潺潺千点响淙淙,一片冰绡挂碧空。日射恍疑金络索,月明如坐水晶宫。神龙喷处珠盈贯,玉女来时佩驭风。十二阑干遥骋望,万重山色总朦胧。
忆秦娥。近现代。王庭。梅花发。夜寒吹笛千山月。千山月。此时愁听,龙吟幽噎。数枝飞尽南枝雪。风光又作年时别。年时别。江头心绪,乱丝千结。
跋郝仲雨游梁百韵。元代。方回。读君百咏魏中梁,始僭诸侯又僭王。孟子两言无识者,六王亡更七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