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摇夜翠,当夏亦凄清。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
欲到板桥去,坐闻幽涧声。柴门开复掩,飒飒谷风生。
夏夜望月。明代。释今音。群峰摇夜翠,当夏亦凄清。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欲到板桥去,坐闻幽涧声。柴门开复掩,飒飒谷风生。
今音(?—一六六一),字梵音。番禺人。俗姓曾,原名起霖,字湛师。诸生。天然禅师从弟。明桂王永历九年(一六五五)于栖贤登具,十二年(一六五八)随天然老人还雷峰。十五年,游罗浮,坐化华首台上。著有《古镜遗稿》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释今音。今音(?—一六六一),字梵音。番禺人。俗姓曾,原名起霖,字湛师。诸生。天然禅师从弟。明桂王永历九年(一六五五)于栖贤登具,十二年(一六五八)随天然老人还雷峰。十五年,游罗浮,坐化华首台上。著有《古镜遗稿》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饯何君元赴汾阳儒谕。宋代。何梦桂。雪月堂前冷掾廳,况如此邑甚於冰。行移太白西边次,去占高青最上层。冷不然官舍烛,俸凉自糴太仓升。诗书莫道同刍狗,尚见宫墙践豆登。
早春吴越之什 其一 早发鄱湖。清代。陈忠平。隔岁招邀短信频,越山吴水待游巡。暂将繁牍束高阁,漫把閒书销旅尘。醒眼红烟桃早放,斜窗碧雨柳初匀。馀寒料峭浑难管,千里车飞霁日春。
寄吴九山。明代。罗洪先。严君出处类而翁,生死悲欢岁月同。异域长嗟难问鲤,远书何意逐来鸿。青峰湖上官斋晚,白露山中垄树风。不待牵衣方下泪,孤云相对恨无穷。
南岳高台长老道光尝为灵源清侍者邂逅一见颇。宋代。史尧弼。长记涪翁旧有言,太平清老世无贤。而今一见高台面,遗烈真能赖得传。
梧州柳枝词 其三。清代。曾广钧。百子飘香八十一,梅花旧径小三三。情波识浪生应定,梦峡啼湘弱未谙。龙佩赠人当息壤,莲灯转尽上层岚。红巾自拭伤离泪,青鸟何因更一衔。
题遂安童氏清远池亭二首 其一。明代。魏观。风轩月榭迥无尘,池上新亭更可人。数点落花青嶂雨,四时流水碧桃春。石梁把钓儿嬉惯,山径携诗客过频。世道只今优暇少,偶然琴鹤且相亲。